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党建团学 团学活动 正文

材料学院暑期社会实践系列报道(二)——青春学子梦,文化伴我行

作者:本站时间:2016-08-22点击数: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蒙古族文化,不乏丰富多彩!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有权利和义务去了解我国的文化,而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也在不断变化,有的发展壮大,有的却渐渐掩埋,尤其少数民族文化。于是乎,我们的团队在辽宁展开了调查,探访了多处民族聚居区。经过了解,发现辽宁蒙古族文化有着独特魅力,进而在阜新市蒙古族自治县和朝阳市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等地展开了深入调查。

寻迹:

一、寻——寻找蒙古族文化特色

1、生命在于运动,美丽的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体育场及传奇的蒙古族骑射俱乐部是我们的第一站。

历史上,蒙古族人热爱运动,善于骑马射箭,在体育场看台后面是一幅蒙古人民马上生活的写实图,生活在辽阔的青青大草原上,骑着马儿,放着牧羊;草原的景色也别具一格,草原与天平齐,人民有云同居,马儿欢而人更遥。在这里,能切身了解到蒙古族人民的豪情与悦语。

2、之后,我们去到了蒙古贞文化中心,内有蒙古族文化馆、民族艺术馆,图书馆等,在这里我们能感受蒙古族文化和艺术的巨大魅力。

在馆中,我们了解到蒙古族的宗教信仰、民族服饰和传统节日。蒙古族早期信仰萨满教,元代以后普遍信仰喇嘛教;蒙古族服饰有首饰、长袍、腰带和靴子,妇女们头上的装饰多用玛瑙、珍珠、金银制成;主要的传统节日有白节、祭敖包、那达慕等。

在参观了民族艺术团和民族文化馆之后,进一步了解蒙古族人民的舞蹈服装和生活习俗、蒙古族文字及蒙古族历史。蒙古族始源于古代望建河(今额尔古纳河)流域的一个部落,以“蒙兀室韦”之名初见于《旧唐书》。公元840年回鹘汗国崩溃后,这个部落大部分人向西迁移,这逐渐河流和留在蒙古高原的突厥语族居民相融合。语言受突厥语的影响向蒙古文字发展,经济生活也受突厥语族的影响,从游牧过渡到以游牧为主。

二、访——访问蒙古族人民,通过与蒙古族人民交流更深的了解蒙古族文化。

在寻找蒙古族文化特色的过程中,为了更好的认识蒙古族文化,我们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的走访,意识到蒙古族文化正逐渐被汉化,一些蒙古族人并不是很了解本民族文化。访问中,我们积极的和当地居民进行了交流,以生活习俗、语言文字、服装服饰、民族历史及民族未来等蒙古族特色问题为主,努力的争取了解更多的文化特点。在交流中,甚为开心,从这便可见蒙古族人民热情的好客之道。

归途:

时间过得很快,离开前还舍不得蒙古族热情的民族风情。

在几天的奔波中,我们基本都生活在蒙古族群众当中,亲眼看到了蒙古族文化的伟大,也切身体会到蒙古族人民的热情,但多数的还是民族文化的萧条。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其传统的文化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正在被新的文化形式所取代,草原游牧文化正在成为或部分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

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文化变迁是一种普遍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但民族文化的魅力及其深刻的内涵,却永远值得我们去保护、去传承,这是时代和民族的重托,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相信下一次我们或人们回到蒙古族聚居区的时候,能看到更辽阔的青青草原,品尝到更入味的羊肉串,感受到更浓厚的蒙古族风情。

6.实践小组通过发放调查问卷和深入的走访,意识到蒙古族文化正逐渐被汉化,一些蒙古族人并不了解本民族文化。

总结:随着现代化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草原游牧生产生活方式正在逐渐消失,其传统的文化形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迁,正在被新的文化形式所取代,草原游牧文化正在成为或部分已经成为了文化遗产。从文化发展的角度讲,文化变迁是一种普遍规律,是文化自身运动的必然结果。但民族文化的魅力及其深刻的内涵,却永远值得我们去保护、去传承,这是时代和民族的重托,是我们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蒙古族体育馆

蒙古族骑射俱乐部

蒙古族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