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及讲座(秋季学期第一期)

作者:时间:2025-11-06点击数: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二十一期科研训练

2025年10月16日,材料学院团委于新华楼201开展“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与科学绘图方法及应用”的科研训练,此次科研训练由侯艳老师主讲

讲座中,侯艳老师围绕材料科学领域,讲解了数据分析与科学绘图方法。她结合实际案例,从数据处理的基础理论入手,阐述如何运用专业工具挖掘数据背后的价值。在科学绘图环节,侯艳老师分享了多种绘图技巧与规范,强调精确、美观的绘图对科研成果展示的重要性,让同学们对材料科学研究有了更全面深入的认识。

侯艳老师以材料科学研究中的数据分析与科学绘图方法及应用为同学们揭开了科研成果精准呈现的“技术密码”。讲座中分享的高效数据处理技巧与可视化绘图方法,为同学们理清了科研工作的关键脉络,让大家切实体会到精准的数据支撑和专业的图表呈现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基石,更为同学们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夯实了技术根基。


undefined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二十二期科研训练

2025年10月17日,材料学院团委于新华楼201开展主题为“改性微晶石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科研训练,本次科研训练由杨森老师主讲。

科研训练伊始,杨老师通过精心准备的PPT,展示了微晶石墨的微观结构图像,那些精密的纹理和独特的晶体构造,仿佛打开了一扇通往微观世界的大门,瞬间吸引了同学们全部的注意力。紧接着,杨老师通过科研论文讲解微晶石墨改性的原理;通过播放实际操作视频,讲解锂离子电池组装过程。杨老师在讲解过程中,不时穿插一些生动的比喻,将复杂的化学原理变得通俗易懂。她把锂离子在微晶石墨中的嵌入和脱出过程比作“客人在房间里的进出”,形象地解释了电池充放电的工作机制,引得同学们频频点头,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

科研训练讲解结束时,同学们却依然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意犹未尽。通过改性微晶石墨制备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科研训练,不仅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了相关知识和技术,更在他们心中种下了创新的种子,激励着他们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相信在未来,这些充满求知欲和创造力的同学们,将在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绽放出属于自己的光彩。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二十三期科研训练

20251022日,材料学院团委在新华楼202开展了题为“水热法合成SnO2纳米光催化剂及其性能提升研究”的科研训练,本次科研训练由胡文全老师主讲。

胡文全老师以其深厚的学术造诣、丰富的科研实践经验和卓越的教学能力,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知识盛宴。胡老师首先深入阐述了水热法合成SnO2纳米光催化剂的基本原理,从微观层面剖析了SnO2纳米材料合成的化学反应机理及其在光催化处理含有机物废水领域的应用前景,深刻阐明了本次科研训练的目的和意义。接着,胡老师详细讲解了合成的具体步骤、产物的表征方法及光催化性能测试的关键技术,为同学们提供了极具操作性的指导。在讲解过程中,胡老师不仅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还通过大量的实例和数据进行分析说明,使同学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内容。

在本次科研训练中,胡老师的讲解引发了同学们对水热法合成SnO2纳米光催化剂及其性能提升研究的浓厚兴趣,同学们不仅学习到了丰富的知识,更意识到了多学科交叉的重要性,为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了基础、指明了方向。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二十四期科研训练

2025年10月29日,材料学院团委于新华楼202开展主题为“静电纺丝法制备Co基超级电容器材料技能训练”的科研训练活动,本次科研训练由王玮老师主讲。

在训练过程中,王玮老师详细讲解了静电纺丝法的原理与操作要点,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同学们深入理解利用该方法制备 Co 基超级电容器材料的关键步骤。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了解了操作实验设备,从材料的调配到纺丝过程的控制,再到最终产物的表征分析,均进行了系统的学习。

本次科研训练不仅丰富了同学们在超级电容器材料领域的知识储备,更锻炼了他们的科研思维,为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与科研创新注入了新的活力,有望推动 Co 基超级电容器材料的研究与应用进一步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