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院新闻 正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开展大学生课外科研训练及讲座(秋季学期第二期)

作者:时间:2025-11-06点击数:

知行课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四十期教授博士论坛

2025年10月15日,材料学院团委在新华楼201开展了题为“钙钛矿白光二极管的理论设计”的教授博士论坛,本次科研训练由杨伟强老师主讲。

讲座伊始,杨老师详细阐述了钙钛矿材料的基本特性,深入剖析了目前钙钛矿在稳定性方面面临的关键问题。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案例,杨老师展示了如何从材料结构优化、添加剂使用等多个角度提升钙钛矿的稳定性。在WLED设计方面,杨老师介绍了最新的设计理念和方法,包括如何精准调控发光材料的组分与结构,以实现高效、稳定的白光发射。他还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对钙钛矿与WLED技术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前瞻性分析,让在场师生对该领域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杨老师以钙钛矿材料环境稳定性瓶颈与白光LED(WLED)高效发光调控难题为切入点,为同学们打开了光电子材料研究的新视野。讲座中传递的多维度稳定化技术路线与全光谱WLED设计理念,为同学们明确了从材料改性到器件集成的研究路径,让大家深刻认识到基础理论创新与工程化思维结合是突破技术壁垒的关键,更为其未来在光电子领域的学术探索与产业应用夯实了知识根基。

知行讲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四十一期教授博士论坛

2025年10月20日,材料学院团委于新华楼201开展主题为“晶格应变效应调控催化剂电子结构增强工业碱性水电解中的应用 ”的教授博士论坛,此次教授博士论坛由侯艳老师主讲。

论坛中,侯艳老师围绕晶格应变工程的核心逻辑展开系统阐述,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拆解了 “结构调控 — 电子优化 — 性能提升” 的科学链条。她指出,晶格应变效应通过原子尺度的结构调整,可实现催化剂电子结构的精准调控,如通过界面应变使金属活性位点的 d 带中心发生偏移,进而优化反应中间体的吸附能与电荷传输动力学,这一机制已成为突破传统催化剂性能瓶颈的关键方向。结合工业碱性电解水制氢等实际应用场景,侯艳老师展示了非贵金属催化剂在高电流密度下的性能数据,为解决氢能生产中的经济性与耐久性难题提供了新思路。

论坛中传递的科学思维与专业知识,为同学们明确了学习方向,认识到扎实的学科基础是攀登学术高峰的阶梯,更为其未来的学术探索与职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让大家切实体会到精准的数据支撑和专业的图表呈现是科研成果产出的重要基石,更为同学们未来的学术研究与职业发展夯实了技术根基。

知行讲堂|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第二百四十二期教授博士论坛

2025年10月21日,材料学院团委于新华楼201举办了主题为“热处理制度对AlMgSi合金组织及性能影响”的教授博士论坛,本次教授博士论坛由李赫亮老师主讲。

在学术论坛中,李老师针对当前研究热点,讲解了AlMgSi合金在新型热处理制度下的微观结构演变机制,包括位错运动、析出相变化等方面的研究成果。她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微观结构照片,直观地展示了这些变化过程,让大家对AlMgSi合金在微观层面的变化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同时,李老师也分享了自己在优化AlMgSi合金热处理工艺方面的实践经验,详细介绍了如何通过调整热处理工艺参数,如加热速度、保温时间、冷却速率等来改善合金的性能。她还探讨了当前AlMgSi合金热处理研究中存在的挑战和问题,并鼓励在场的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研究,共同攻克这些难题。在讲解过程中,李老师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仅有深入的学术讲解,还列举了许多实际应用案例,如AlMgSi合金在汽车车身板材等部件中的应用,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该研究的实际价值和应用前景。

本次教授博士论坛不仅激发了学子们投身铝合金科研创新的热忱,更唤起了大家探索新型材料的求知渴望。本次讲座拓宽了同学们的学术视野,提升了其创新思维与创业精神,同时也进一步坚定了同学们在专业领域深耕细究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