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学生培养 本科生培养 正文

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

作者:时间:2023-04-20点击数:

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一)

成果名称:基于 VR 实验平台的材料类课程"即学即思即行"教学新范式

获奖年度:2022

获奖等级:三等奖

成果完成人:张光、高志玉、薛维华、刘广柱、王晓亮、董伟、杨绍斌

成果简介:本成果融合信息学、材料学和教育心理学◇运用新一代 VR 开发工具◇设计具备材料﹣工艺﹣设备选用、实验操作、设备响应、结果呈现、数据存储和智能评价功能,涵盖材料类专业核心课程的沉浸式实验平台。可开展多材料、多设备、多工艺灵活设计的全流程个性化 VR 实验,进行实验预演、预习和实验安全考核,实现学生实验的智能评分。


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二)

成果名称:以学生为中心的"四位一体"立体

化课程教学范式构建与实践

获奖年度:2022年

获奖等级:三等

成果完成人:李赫亮、孟 超、刘敬福、王晓亮、董世知 庄伟彬、刘广柱、吴 纯、李 新、王学雷

成果简介:本成果针对传统教学范式存在教学理念落实不到位,实施路径模糊,教学内容缺乏育人功能,评价方式单一等问题,深入研究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之间的关系,重构课程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体系,构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自主探究式、互动交流式、任务驱动式、案例研讨式"四位一体"立体化课程教学新范式。


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三个驱动'的教学模式研究及实践"

获奖年度:2018年

获奖等级:二等

成员完成人:王晓亮、孟超、杨绍斌、时海芳、刘敬福、沈丁、任鑫、徐洋、高志玉、张勇、杨建林

成果简介:该成果从激发学习驱动力,提升学习效果,培养知识体系构建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出发,有机结合和发展了奥苏伯尔的认知同化论和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构建了问题驱动、兴趣驱动、任务考核驱动"三个驱动"的教学模式,设计实施了"知识树一问题树一知识树"的知识体系重构教学法,运用知识出处故事化、知识理解生活化、知识应用背景化、知识拓展前沿化的"四化"知识呈现形式。将该教学模式应用到专业课的教学改革中,明显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学院教学质量工程项目——省级教学成果奖(

成果名称:以三个结合为平台的材料专业学生渐进式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获奖年度:2012年

获奖等级:三等

成果完成人:杨绍斌、刘敬福、王晓亮、胡文全、任鑫、时海芳

成果简介:针对当前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学活动与工程实际缺乏有效联系、人才培养与企业缺乏有效合作、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缺乏有效互动的问题,采用调查分析和实证分析法,以构建理论学习与工程项目相结合、校内教育与合作教育相结合、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相结合的三大教育平台为基础的"三个结合"工科应用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大众化教育时代具有重要意义。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三个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在材料类应用创新人才培养目标、实施办法和在实践中取得显著成效,是大众化教育时代行之有效的高素质人才培养模式。